
「舊鐵道行人徒步區」兩邊店家林立,不定時有展出藝術造景,
包括街道家具、立體視覺景觀、人造水池、木造涼亭等公共設施。
(張祈攝)
隱身在花蓮市中心的「舊鐵道行人徒步區」,入口處有著知名插畫家
Duncan造型大公仔,全長約1.8公里的舊鐵道區,過去可是蒸汽火車行駛
的軌道,如今變身徒步區,特色商店、攤販林立,不時還有應景裝置擺設
,讓廢棄鐵道重生,成為花蓮旅遊必訪景點。
過去花蓮市區中心貫穿東線鐵道路廊,火車會開進市區,曾是東部獨有的
「窄軌列車」,用路人在車水馬龍的道路上,常要停下來等待火車經過,
直到1979年北迴鐵路通車,隔年花蓮火車站由舊站搬遷到新站,1992年火車站
拆除,遺留下全長1.8公里的火車鐵軌。
車站遷移後,車站、鐵道因失去功能周邊逐漸沒落,但在許多市民記憶中,
生活與鐵道軌跡是密不可分,2003年花蓮縣政府重新規畫,從市區中正路為
起點,沿線舊鐵道軌跡到田埔車站,透過環境整理與再造,將成功街18公尺長
、6公尺寬的鐵路道路打通後,連接花蓮鐵道觀光商圈及光復街兩端,再現鐵道
新風貌。
「舊鐵道行人徒步區」兩邊店家林立,不定期展出藝術造景,包括街道家具、
立體視覺景觀、人造水池、木造涼亭等公共設施,並加入昔日歷史、人文、生態
,讓年輕的花蓮人了解,並增設互動式平交道號誌燈,增添鐵道風情互動與趣味性
,此外配合不同節慶也會妝點軌道,延續舊鐵道昔日熱鬧風光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71230000779-260107
若此篇文章有侵權/原著作者與分享者不同意轉貼,
請立即告知,我們將立刻刪除下架,感謝您!